产业升级
从“规模扩张”到“技术突围”
▲重庆海润节能项目,武汉协和重庆医院施工现场
阳春三月,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外立面装修已基本完成,预计项目整体建设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工,年底投入试运行。
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之一,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项目建设标准极高,而承担其新风系统建设任务的,正是重庆一家民营企业——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润节能”)。
“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项目采用的是我国首套医疗级数字化智能通风系统,也是第二批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投资金额约1000万元。”海润节能董事长郭金成告诉记者。
不过,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作为一家民企,何以成功拿下这个重大项目?
“关键就靠国际领先的技术。”郭金成坦言,其一,这套新风系统集成数字化节能风机、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海润云空气远程管理系统,可以防止空气交叉感染,保护医患人员安全;其二,这套系统高效节能,节能效果达到传统设备的40%以上。
事实上,作为一家从事室内空气环境与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公司,海润节能已在市场摸爬打拼20多年,参与了火神山医院、信达地产、中国科学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等数十个重大项目建设。
“客观来看,当前,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高端环境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医院、房地产商等传统项目数量减少、需求转弱,想要保住市场份额,无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是核心。”郭金成分析。
近年来,海润节能在技术革新上持续突破,主导编制了《医疗建筑通风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等3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其动力分布式智能通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海润节能还着力拓宽技术应用,将医用级技术延伸至城市交通与家庭场景,在轨道交通中试点“平急两用”通风系统;针对南方潮湿气候开发“五衡家庭健康空气站”,在部分高端住宅中进行推广。
“当前,重庆获批国家首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试点城市,期待未来政策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竞争性领域向民企开放。”郭金成表示,公司计划在三年内投入5000万元研发资金,以促进智能环控技术深入服务于城市更新,以“医疗级技术+民用级成本”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海润节能 #海润新风 #海润五衡 #五恒系统